老朋友們都知道,我很喜歡看《奇葩說》,從第一季一直看到了如今的第六季。
微博上還經常會收到你們的留言,慫恿我也去參加。這個可行性我是認真分析過的,最後想想自己語速太慢,就放棄了,哈哈。
上周六的辯題是《父母該不該告訴小朋友童話都是假的?》,我覺得很有意思,周末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個投票。
開頭先把自己立場拋出來,我是持反方的,不該告訴孩子。
當時我被先生問道為什麼,那麼索性就寫一下,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1、到底什麼才是「真」?
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到底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
這道辯題里,正方反覆在討論的是,物質世界的「真」,也就是我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
這本身把「真」狹義化了,「真」不該只是物理性的真實,也包括情感心理層面的「真」。
這個世界上最最真實的東西,不一定全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
凡是全人類都能共鳴並且從中汲取力量的,這本身就是「真」,是情感心理的「真」。
當時正方反覆在說,童話的形式是假的,但童話傳遞的精神是真的。
可見,從這個層面大家都是一致的。
但是這裡最大的分歧就是,我們需要理解孩子認知心理發展階段作為基礎。
兒童心理發展學就指出,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分幾個階段:無意識、有意識、假象和現實混淆、假象和現實區分。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來說,2、3歲開始一直到學齡前,有不少孩子會有自己的「想像朋友」,也會相信童話、相信聖誕老人等的存在。
這個過程不僅僅是正常的認知發展必經之路,對於孩子成長也是有益的。這可以幫助孩子對周圍環境建立更強的安全感。
當我們過早地主動地去告訴孩子,這些都是假的,一方面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具備可以消化這份信息,只會徒增他們的困擾。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剝奪了孩子通過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尊自信的機會,真正的安全感一定是從內心滋生出來的。
比如小D當時會對自己的「想像朋友」說,別怕,床下面沒有鱷魚。當她說出這段話時,她其實是在給自己打氣。
《頭腦特工隊》里的Riley把自己的想像朋友畫了出來
童話和遊戲,都是孩子特定年齡段的語言體系,是他們安全探索這個世界、認識世界的途徑。
最終孩子都會知道這些是假的,那為什麼要著急去剝奪讓他們去經歷的過程呢?
就像孩子練習爬的時候,我們不會擔心,因為我們知道當他爬好了,最終就能獨立行走。
但唯獨對待孩子心理認知發展,我們希望他們跳過所有步驟,直接變成成人。
我們剝奪的不僅僅是體驗,更是他們得到內心滋養力量的機會。
2、無法面對殘酷世界?
正方還有一個觀點就是反覆強調,現實社會是殘酷的,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告訴孩子童話故事,孩子未來接觸社會後,就無法適應了。
但對我來說,恰恰因為如此,我們才從小需要童話。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即使還沒完全踏上社會,他們就都會有自己的恐懼和焦慮,顯性或者隱性的。
童話故事中都會有一些「負面」的內容,繼母很壞、迷路、被拋棄了等等。
而大部分適合孩子看的童話故事裡的主人公也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最終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童話繪本《小弟弟和小姐姐》
真正好的童話,就是讓孩子看到善和惡,看到不幸和幸運,讓孩子可以安全地去體驗、自由地討論,釋放自己內心成長的壓力和恐懼。
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去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而是幫助孩子篩選好的童話故事。
小D當時看《小弟弟和小姐姐》時,看到媽媽去世後,姐弟相依為命。弟弟喝了被繼母施了魔法的溪水變成一頭鹿時,又傷心又害怕而大哭。
是的,這時最簡單的回復就是「這是假的,不要哭」。
但小D當時的害怕和傷心的情緒是真的,當我們在否定童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緒。
而如果我們願意幫助孩子梳理情緒,一起發現解決方法,然後看到最後姐弟團聚時,我們其實在做的是:
告訴孩子如何認識自己的情緒、怎樣梳理自己的情緒、遇到問題如何求助。
和孩子分享,我們是怎麼看待這個故事的,帶給我們的感受是什麼。
你看,從小不斷從童話和繪本中體驗和練習這些能力的孩子,未來才更有能力適應社會的現實。
而且他們也會永遠記得,當時年幼的他哭的稀里嘩啦的時候,父母耐心陪伴、溫暖擁抱給予的安慰。
這難道不比簡單說一句「假的」更有力量、意義更加深遠嗎?
3、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其實當我們在談這個話題時,我們談的已經不是孩子本身了,而是我們成人內心自己的「害怕」和「擔憂」。
曾幾何時,我們都相信善良和美好,但最終生活把我們弄的灰頭土臉。我們受傷過、跌倒過、傷心過、憤怒過。
然後當我們看著自己孩子眼裡的光,讀著這些美好的故事,我們開始擔心,怕我們的孩子像我們一樣又一次被生活摔得重重的。
但你們知道嗎?愛才是抵抗殘酷的力量。
孩子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第一幅濾鏡是我們父母給予的,在他們生命之初,帶他們看很多很多美好,讓他們感受到很多很多愛。
那麼長大後,即使遇到不那麼美好的黑暗面,他也能堅定地認為「這不是世界所該有的樣子」。
他仍然會有一份心氣繼續努力,因為他曾經看過美好,願意追尋美好。
這才是我們希望孩子未來的樣子吧。
所以,在我們還能影響孩子的時候,多教會他們善良和美好吧,這份底色是他們看待世界的第一個濾鏡,讓他們明白活下去的美好。
在我們還能影響孩子的時候,多教會他們底線和原則吧,這份鋒芒是他們踏入社會的第一份盔甲,讓他們懂得如何自保。
在我們還能影響孩子的時候,多教會他們理解和原諒吧,這份大氣是他們行走社會的初始格局,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生活不只有眼前。
這是童話的力量,也是因為孩子,我們被治癒,再次成長的力量。
生活就是陽光照亮陰暗處,但願我們都能,心裡有光,手裡有傘!
大J叨叨叨
我去年第五季《奇葩說》的時候也寫過一篇《》,討論的是「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低於12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
當時有不少留言覺得這些辯題設置有問題,也有覺得很無聊沒啥討論意義的。相信今天估計也有一些朋友會這麼覺得的吧。
而我喜歡看《奇葩說》的原因就在於,它把我們推到了一個非常極端的角度,讓我們去挖掘審視自己內心的答案。同時,也提供了機會讓我們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
多元化思維,對我來說就是,清楚明白自己的想法,理解聆聽他人的想法,不用非要互相說服。
奇葩說,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老朋友們都知道,我很喜歡看《奇葩說》,從第一季一直看到了如今的第六季。
微博上還經常會收到你們的留言,慫恿我也去參加。這個可行性我是認真分析過的,最後想想自己語速太慢,就放棄了,哈哈。
上周六的辯題是《父母該不該告訴小朋友童話都是假的?》,我覺得很有意思,周末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個投票。
開頭先把自己立場拋出來,我是持反方的,不該告訴孩子。
當時我被先生問道為什麼,那麼索性就寫一下,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1、到底什麼才是「真」?
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到底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
這道辯題里,正方反覆在討論的是,物質世界的「真」,也就是我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
這本身把「真」狹義化了,「真」不該只是物理性的真實,也包括情感心理層面的「真」。
這個世界上最最真實的東西,不一定全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
凡是全人類都能共鳴並且從中汲取力量的,這本身就是「真」,是情感心理的「真」。
當時正方反覆在說,童話的形式是假的,但童話傳遞的精神是真的。
可見,從這個層面大家都是一致的。
但是這裡最大的分歧就是,我們需要理解孩子認知心理發展階段作為基礎。
兒童心理發展學就指出,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分幾個階段:無意識、有意識、假象和現實混淆、假象和現實區分。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來說,2、3歲開始一直到學齡前,有不少孩子會有自己的「想像朋友」,也會相信童話、相信聖誕老人等的存在。
這個過程不僅僅是正常的認知發展必經之路,對於孩子成長也是有益的。這可以幫助孩子對周圍環境建立更強的安全感。
當我們過早地主動地去告訴孩子,這些都是假的,一方面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具備可以消化這份信息,只會徒增他們的困擾。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剝奪了孩子通過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尊自信的機會,真正的安全感一定是從內心滋生出來的。
比如小D當時會對自己的「想像朋友」說,別怕,床下面沒有鱷魚。當她說出這段話時,她其實是在給自己打氣。
《頭腦特工隊》里的Riley把自己的想像朋友畫了出來
童話和遊戲,都是孩子特定年齡段的語言體系,是他們安全探索這個世界、認識世界的途徑。
最終孩子都會知道這些是假的,那為什麼要著急去剝奪讓他們去經歷的過程呢?
就像孩子練習爬的時候,我們不會擔心,因為我們知道當他爬好了,最終就能獨立行走。
但唯獨對待孩子心理認知發展,我們希望他們跳過所有步驟,直接變成成人。
我們剝奪的不僅僅是體驗,更是他們得到內心滋養力量的機會。
2、無法面對殘酷世界?
正方還有一個觀點就是反覆強調,現實社會是殘酷的,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告訴孩子童話故事,孩子未來接觸社會後,就無法適應了。
但對我來說,恰恰因為如此,我們才從小需要童話。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即使還沒完全踏上社會,他們就都會有自己的恐懼和焦慮,顯性或者隱性的。
童話故事中都會有一些「負面」的內容,繼母很壞、迷路、被拋棄了等等。
而大部分適合孩子看的童話故事裡的主人公也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最終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童話繪本《小弟弟和小姐姐》
真正好的童話,就是讓孩子看到善和惡,看到不幸和幸運,讓孩子可以安全地去體驗、自由地討論,釋放自己內心成長的壓力和恐懼。
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去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而是幫助孩子篩選好的童話故事。
小D當時看《小弟弟和小姐姐》時,看到媽媽去世後,姐弟相依為命。弟弟喝了被繼母施了魔法的溪水變成一頭鹿時,又傷心又害怕而大哭。
是的,這時最簡單的回復就是「這是假的,不要哭」。
但小D當時的害怕和傷心的情緒是真的,當我們在否定童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緒。
而如果我們願意幫助孩子梳理情緒,一起發現解決方法,然後看到最後姐弟團聚時,我們其實在做的是:
告訴孩子如何認識自己的情緒、怎樣梳理自己的情緒、遇到問題如何求助。
和孩子分享,我們是怎麼看待這個故事的,帶給我們的感受是什麼。
你看,從小不斷從童話和繪本中體驗和練習這些能力的孩子,未來才更有能力適應社會的現實。
而且他們也會永遠記得,當時年幼的他哭的稀里嘩啦的時候,父母耐心陪伴、溫暖擁抱給予的安慰。
這難道不比簡單說一句「假的」更有力量、意義更加深遠嗎?
3、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其實當我們在談這個話題時,我們談的已經不是孩子本身了,而是我們成人內心自己的「害怕」和「擔憂」。
曾幾何時,我們都相信善良和美好,但最終生活把我們弄的灰頭土臉。我們受傷過、跌倒過、傷心過、憤怒過。
然後當我們看著自己孩子眼裡的光,讀著這些美好的故事,我們開始擔心,怕我們的孩子像我們一樣又一次被生活摔得重重的。
但你們知道嗎?愛才是抵抗殘酷的力量。
孩子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第一幅濾鏡是我們父母給予的,在他們生命之初,帶他們看很多很多美好,讓他們感受到很多很多愛。
那麼長大後,即使遇到不那麼美好的黑暗面,他也能堅定地認為「這不是世界所該有的樣子」。
他仍然會有一份心氣繼續努力,因為他曾經看過美好,願意追尋美好。
這才是我們希望孩子未來的樣子吧。
所以,在我們還能影響孩子的時候,多教會他們善良和美好吧,這份底色是他們看待世界的第一個濾鏡,讓他們明白活下去的美好。
在我們還能影響孩子的時候,多教會他們底線和原則吧,這份鋒芒是他們踏入社會的第一份盔甲,讓他們懂得如何自保。
在我們還能影響孩子的時候,多教會他們理解和原諒吧,這份大氣是他們行走社會的初始格局,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生活不只有眼前。
這是童話的力量,也是因為孩子,我們被治癒,再次成長的力量。
生活就是陽光照亮陰暗處,但願我們都能,心裡有光,手裡有傘!
大J叨叨叨
我去年第五季《奇葩說》的時候也寫過一篇《》,討論的是「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低於12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
當時有不少留言覺得這些辯題設置有問題,也有覺得很無聊沒啥討論意義的。相信今天估計也有一些朋友會這麼覺得的吧。
而我喜歡看《奇葩說》的原因就在於,它把我們推到了一個非常極端的角度,讓我們去挖掘審視自己內心的答案。同時,也提供了機會讓我們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
多元化思維,對我來說就是,清楚明白自己的想法,理解聆聽他人的想法,不用非要互相說服。